伊朗这个国家-伊朗与加密货币:夹缝中的突围
标签:随记 伊朗

这些年,伊朗的经济像一艘在风暴中颠簸的小船,摇摇欲坠却又总在寻找突围的缝隙。自从2018年美国退出《伊核协议》,重启制裁后,这片土地上的日子就没好过。里亚尔像秋天的落叶,贬值得让人心惊,十年间价值跌去95%以上。到2025年2月,1美元能换94万里亚尔,创下历史新低。通胀高得像天边的云,抓不住又压得人喘不过气,年轻人找工作像是大海捞针,失业率超过20%。银行和传统金融早就没了信任的影子,于是,加密货币悄悄钻进了伊朗人的生活,像一束微弱但倔强的光。
说到加密货币,伊朗人用它的劲头真不小。到2025年,1200万人握着这些数字资产,每天交易额1.43亿美元,差不多占了黄金市场的三分之一。它抗审查、去中心化,谁也管不着,这不正是被制裁锁死的伊朗需要的吗?普通人拿它保值,稳定币泰达币因为跟美元挂钩,成了对抗里亚尔贬值的盾牌。有些人还靠挖矿挣点收入,虽然电不够用,政府三天两头关矿场,可这股热潮还是挡不住。

政府这边呢,对加密货币的态度像坐过山车。2019年,他们把挖矿合法化,觉得这是个创收的好路子,可没多久又因为电力短缺叫停。到2024年底,眼看制裁越勒越紧,年轻人又靠这个吃饭,政府松了口,从“限制”转向“监管”,还让央行去弄反洗钱和税收的规矩。可2025年2月,风向又变了,央行突然不让里亚尔买加密货币,1000多万用户傻了眼,交易所还得交实时数据,泰达币一天涨不能超4%。结果才一个月,政府又改主意,说企业可以用它做国际结算,绕过美元的铁腕。这“对内压、对外放”的玩法,既想管住钱不跑出去,又想给外贸开条路,真是左右为难。
在伊朗,加密货币不只是个新鲜玩意儿,对很多人来说是救命稻草。物价涨得像火箭,里亚尔攥在手里一天不如一天,泰达币就成了储蓄的替代品。政府也试着用它突围,2025年3月,贸易部和央行联手,把加密支付塞进外贸系统,跟中国、俄罗斯这些伙伴国做生意,避开SWIFT的封锁。之前,他们还通过迪拜的子公司偷偷转账试水。市场上,本土交易所像Nobitex、Excoino蹿得很快,Nobitex用户都超600万了,可风险也不小。美国盯着呢,说它跟革命卫队有染,账户一冻,钱就没了影。
不过,这条路不好走。政府想管得严实点,要交易所交用户数据,可老百姓不干了,觉得隐私都没了,有人骂这政策“既赚钱又缺德”,地下交易反而更火。国际制裁像把悬在头上的剑,美国通过区块链分析揪住伊朗的地址,泰达币发行方一冻结,资产就打了水漂。更别提经济本身的问题了,加密货币赚了点钱,可通胀、赤字还是老大难,民生和制裁的压力根本解不开。
往后看,伊朗的加密货币路像是在夹缝里求生。政府估计还会“挑着用”,对外搞贸易,对内防跑钱。可要是通胀和失业压不下去,加密货币那股“自由”的劲儿,迟早跟政府的铁腕撞个头破血流。对伊朗人来说,它既是希望,也是赌局。这场博弈怎么收场,不光关乎伊朗自己,中东,甚至全球的加密经济都得跟着抖一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