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写我了解的中国钢铁-铁矿石指数

写写我了解的中国钢铁-铁矿石指数

标签:铁矿石 大宗贸易 钢铁 原料


上篇讲到了技术革新问题,当然这个问题需要时间,需要金钱去研发和改进。关系到的是设备,人力和原料端的变化。所以从本篇开始,将介绍一下炼钢的原材料——铁矿石。短短的一篇文章肯定写不完,所以就分几篇一点一点的描述。

bhp-said-to-owe-215m-in-underpaid-iron-ore-royalties-to-western-australia.jpg-115.3kB

铁矿石的种类很多,磁铁矿、赤铁矿、褐铁矿等等。这些铁矿都是在自然产生的结果,每种铁矿的化学成分不同,含的杂质也不同,当然进一步使用的冶炼方法也会有所不同。例如我们最熟悉的澳大利亚力拓公司的PB粉,它就属于褐铁矿,褐铁矿主要成分为含水氧化铁(mFe2O3·nH2O),随所含杂质的不同,矿石的颜色呈黄褐色、褐色或黑褐色,条痕都为黄褐色。它的硬度5~5.5,可用小刀划动,密度3.3 g/cm3~4.0 g/cm3,无磁性。通常来讲铁矿石中铁的含量要达到50%以上才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含铁量更低的铁矿就需要通过选矿将铁品位提高,然后进行进一步的加工。目前市面上使用最多的恐怕就是赤铁矿(上图BHP公司的纽曼粉)和褐铁矿,四大矿山的铁矿几乎全是褐铁矿和赤铁矿,因为杂质含量较少,铁含量也相对较高,因此用法也相对简单,一般先进行烧结,然后再进入高炉。磁铁矿就比较特殊,可以直接烧,也可以先进行选矿,因为所含的FeO可以使铁元素更多的结合在一起,也使得最终的成品有着更好的质量。

铁矿石贸易的历史很长,但是铁矿石的价格一直比较神秘。2008年之前,贸易并没有采用什么所谓的铁矿石指数。具体的价格往往是从钢铁价格的倒推而获得。不过那个时候进口铁矿石还没有那么大的份额,最多也不超过40%。可是奥运一来,又恰巧赶上汶川地震重建,所有的钢铁厂都铆足了劲生产,为了奥运建设贡献力量。奥运以后,很多开工中的项目也就顺理成章的继续进行,一直到了2010年,终于有个叫普氏(Platts)的公司忍不住指定了一个指数,把包括力拓、必和必拓、淡水河谷等大型铁矿石公司的产品都概括进了该指数,从而形成了铁矿石指数的垄断。直到今天,铁矿石普氏指数仍然就影响着每一单的铁矿贸易。新加坡的掉期市场,上海清算所的人民币掉期市场都是使用普氏指数的计价。但是相比较其他指数,铁矿石指数的产生并没有什么逻辑可言。熟悉以后,感觉完全就是按照某种特定品种的招投标价格波动。特别奇怪的是,铁矿石指数似乎是专用于中国地区。不同于原油、煤炭、天然气等指数,铁矿石普氏指数完全是一个基于青岛港到岸价的体现。这似乎又在说明其他国家好像并没有指数的概念,或者说其他地区的进口并没有中国来的那么活跃。

近期中国的一些机构也陆续推出了自己的的铁矿石指数,也希望能够说服矿山或者钢厂去使用,但是效果甚微。究其原因,恐怕还是因为四大矿山的垄断性地位。看看世界上知名的矿山的主要产品,纽曼矿(Newman)——必和必拓(BHP)、PB粉(Pilabala)——力拓(Rio Tinto)、卡粉——淡水河谷(Vale)、超特粉——FMG,这几个品种的年生产能力合计能达到7.58亿吨,约占全球铁矿总产量的37%,算上他们拥有的其他矿山的产量,市场影响力和份额均超过50%。反观中国钢铁企业,并没有一家能够拥有足够大的话语权去和矿山谈判。反而越来越依赖矿山的小恩小惠。我们的邻国日本,当初在纽曼矿山的开采问题上,三井-伊藤忠铁业有限公司等日本财团主动联合必和必拓进行投资,这一举措是的日本的钢铁行业一直有着非常可靠和稳定的原料供应。因此也不难看出铁矿石指数往往会更倾向于矿山的意愿,因为它显得更加的具有行业垄断性。

有报告数据显示,四大矿业公司的现金运营成本为Vale每吨23.6美元,力拓每公吨20.8美元,必和必拓每公吨25.89美元。BHP和FMG每公吨51美元。然而,还有许多其他铁矿石开采公司的现金成本远远超过每公吨60美元,有些公司的成本高达每公吨120美元。无论是需求方还是供应方,一些主要参与者都控制着铁矿石市场。

最大的铁矿石储量位于澳大利亚,其次是巴西,俄罗斯,中国和印度。然而,中国和印度已然成为了铁矿石的最大进口国。导致了澳大利亚,巴西的四大矿山共同控制着50%以上的铁矿石出口市场。因此也不难看出他们对指数的巨大影响力。事实上,四大铁矿石生产商的长期投资计划显示,他们打算进一步降低成本并积极增加产量。从长远来看,低成本的铁矿可能填补小公司破产时出现的空白。市场份额的增加可能会增加利润,经营现金流和利润。

近年来铁矿石市场一直非常疲弱且起伏不定。具有巨大规模经济和低成本的大型矿业公司正在积极地增加产量,并开始申请更大的市场份额。从长远来看,成本最低的铁矿石公司应该更强大,特别是考虑到进入门槛高的事实。如今,新进入者改变铁矿石市场动态的威胁很小。从长远看,中国买家左右铁矿石价格指数的机会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