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风度

吃的风度

标签:读书


image.png-261.3kB

这是一本关于美食历史的书籍。恰逢湖蟹上市,看着书中的描写让人在阅读时有立即去购买和食用的冲动。看后留意了一下作者施亮,恍然大悟的知道原来是《麦田里的守望者》中文译者。书的封面也很有特色。乍一看像是算命先生的符,仔细一看,就是一个报菜名。书的结尾附上了一份试卷,说实话,看完这本书我也没能答上几题,顿时觉得糟心,有点读书时考试没好好复习的感觉。虽然还想再重新照着题目去重读一遍,难耐饥饿袭来,还是决定放下“风度”去寻找食物。书中前几篇写的不错,尤其是作者对小时候的记忆,经历那个没有食物的年代,文中处处感受到了作者对待食物的敬畏和珍惜的心情,文中加上关于食物起源的历史知识,也就更加的吃不但是风度,更是一种态度。书的后半部分有点狗尾续貂,因为看似是一本怎么吃的书,变成了一本科普读物。虽然文中也写到了文学大家汪曾祺跟梁实秋描写关于吃的文字,但是已失去前几篇文字的感觉,缺乏一种清新雅致的淡泊。

生活中碰到过很多说喜欢“吃”的朋友,但是真正能说出门道的真还不多,能说出“食物”文化和品质的更是少之又少。多半只是停留在知道某某餐厅好吃点评好,去的人多,但是也未必知道为什么好,什么食物好。生活中最多的场景是我们去到一个餐厅,打开大众点评,照着推荐的菜点一遍,然后例行公务一般的打开点评。要么也就是问服务员点一些推荐菜,如此一来何谈风度。在上海,记忆深刻的一家上海餐厅还是之前同事带着的。餐厅不大,老板脾气特差,爱吃不吃。去吃的客人也很知趣,基本不看菜单,就点老三样。老板也很爽快,餐厅连菜单就省了。事后琢磨一下,这似乎就是一种对食物追求的态度,厨师最拿手的菜品真的就那么几个,所谓精益求精,那么老三样的菜就是其中的精华。老板脾气差算什么,这就是吃的态度。

书中反复提及的《随园食单》简直就是菜谱中的精华。作者袁枚,字子才,生于1716年,活了82岁。不求闻达于官场,急流涌退,志在乡野,而终日饮食男女,对声色美食的追求化为艺术的境界,是盛清时代纵情声色犬马生活艺术的代表。反观现在的自己,工作的繁忙让吃成为了任务,而非享受。比如书中提到,“菜宜先上咸,再上淡”。一开始很难理解,之后随着工作停滞,做菜时间就逐渐增多,更自我欣赏的同时,也更加的沉浸其中。这时才慢慢理解,原来咸能生津,随后再吃清淡的食物会更有享受之感。我想这就应该是破立之间的学问,做菜、做事、做学问都亦如此。

写到此,发现扯远了,还是回到态度。就像感受《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的诚意,排除商业干扰,让节目保持一种谨慎的敬鬼神而远之的感觉。我想这就是态度,一种对待食物的态度,说到底就是一种吃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