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原料贸易-新宏观经济时代
标签:大宗贸易 钢铁 原料 煤炭 石油

2022年快接近尾声了,今年的进博会也很奇怪,竟然能如期开始,无论是在这段时间的前面还是后面,展会都被取消了。你可能想象不到参加一次展会会是如此的复杂。所以今年就不再谈论进博会。最近似乎没有大跌的行情让一些人的愿望落空了,当然也没有大涨。似乎这一切都正确,但又不那么正确。数月来,你以为的熊市和衰退的迹象可能也没有到来。这似乎更像是一个在痛苦中诞生的新体系。这种体系带来了金融混乱,央行失灵,甚至是调控的失败。正如之前提到的,躺平是个正确的选择。但是我们又发现好像全球的政府正在重新寻找后全球化时代的经济平衡。或许保持现状,不再变的更糟是所有政府正在努力的。这个标题的讨论会有非常多的可聊性,这里也只是觉得从宏观出发,能影响大宗走势的政府因素正在减弱,新模式正在形成。
全球通胀近40年来首次突破两位数。美元冲上了20年来的最高位。以美元计算,全球股市下跌了25%,是至少自80年代以来最糟的一年。俄罗斯与乌克兰的战争破坏了能源体系。这些明确标志着2010年代的经济平静期已经终结。在2007至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富裕经济体的表现疲弱无力。几乎所有政府再疫情之下采取了相同的做法,出台疯狂的经济刺激和救助措施,需求模式一时扭曲,防疫封锁导致供应链一团糟。所有这些触发了今天的高通胀。在全球范围内,大多数央行也都在收紧政策。已经习惯了低利率的金融体系突然面临借贷成本飙升,会引发系统性崩盘。相反,对于大宗商品,资金成本并没有随着利率的降低而降低,反而是增加了准人门槛。换言之,增加了采购成本。在另一端,信贷市场显露端倪。为企业生产所产生的债务无法通过产业链自身解决,那种杠杆的贷款就如同泡沫一样被挤破。大宗行业也能很清楚的看到很多企业都消失了。因为债务是一个大问题。于是市场的链条就出现了不顺畅,信贷出现危机,加上上游的产品量的减产,也让商品价格出现了稳定的画面。生产商或是贸易商们已经没有意愿去追求一个赶不上通胀率的利润率了。
大胆预测一下,2020年代和2030年代的基本趋势还是政府扩大干预,特别是政府对能源和产业政策的投资执行力,不让其沦为拖累生产率的因素。同时货币政策将继续收紧,或将导致失业、损害民生,并引发激烈的政治冲击。最终重新陷入2010年代低增长、低利率的陷阱。长期看来,除了降息已别无选择,更高一些的通胀将把财富从债权人重新分配给债务人。那么现在是时候开始权衡其中的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