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杭州:我与一座城市的记忆

人间杭州:我与一座城市的记忆

标签: 读书


hangzhou.png-246.2kB

也许在未来的时间内,我这个出生在杭州的人会被认为是外地人。因为身边许许多多的朋友在杭州生活的时间都会远远的超过我。但是这丝毫不会影响我对这个家乡的记忆。这本书让我对这个家乡更感亲切。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是在等待递交签证材料的时候,一对年纪已过70的夫妻坐在我旁边。聊天中他们是地道的上海人,尽管舍不得离开上海生活,但是因为女儿在德国定居,所以每年也就安排半年时间待在国外。回家以后继续读完这本书,对于自己的家乡杭州,前所未有的多了许多感概。

出生在杭州的时候,那时的杭州城并不大,走路半个小时就到了西湖。外公家在西湖边上,所以也就有了失足掉下西湖的经历。那个时候黄龙体育场还是一片田野,挖野菜,放风筝是童年美好的回忆。那会从来没有想过杭州会拥有如今的广阔地域,毫不夸张的说地域面积大过了上海。从小到大的印象里,杭州的大小只是不超过两个小时自行车的路程。杭州话的使用范围也只是钱塘江这头到拱宸桥故事。有次和一个杭州朋友开玩笑,如何用一句话证明你是杭州人?最后找到的答案是“你个62”四个字。然后大家就都笑了。

读大学的地方叫下沙,严格意义上说,当时的这个地方过去不被认同为杭州。就好像几十年前的浦东地区也不被认为是上海一样。原因很简单,说话的口音是完全不一样。那会没有地铁,去市区的时候只有一辆叫328的公交车,周末挤上这一辆拥挤的公交车回到市区,才感觉自己回到了杭州。前几天的新闻说“杭州解百”要重新装修了,那又是一个小时候的标志地标,购物的天花板,第一次体验扶手的电梯是在那里,很是怀念。尽管现在不在杭州生活,也默默的保留了杭州的电话卡,支持哇哈哈,阿里等杭州企业也是一直的风格。对于杭州和杭州人,带给杭州知名度的人大多数都是“外地人”,比如苏东坡。所以杭州也就有了现在的地域范围。虽然我一直认为杭州话有一天会消失,但这也不会被认为是杭州的没落。这是一个极其包容的城市,有着古都的文化,同时带有朴素生活的地方。相信各种的文化交织,所带来的创造力会将杭州变得更好。

自从大学毕业就离开了杭州,在可预见的将来自己的大多数生活时间还是会远离杭州。仔细算一算,我对于杭州的大部分记忆只是出生以后的不到三十年。可能到生命终点的那一天,这个数字也不会有太大变化。就让我这个“外地”的灵魂一直陪伴着杭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