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写我了解的中国钢铁-投资动力煤

写写我了解的中国钢铁-投资动力煤

标签:大宗贸易 钢铁 原料 煤炭


HBP.jpg-16.3kB

正在经历的疫情给许多行业都造成了困难,大宗行业也不例外,从年初至今,许多的矿山还面临着无法释放产能的困境。伴随着出口量的下降,巨头退出或者销售某个矿山消息也是日益增多。虽然无法确定最终是否会有成交的消息,但是不得不说这种不确定性仍然会伴随着疫情继续下去。肉眼可见,全时间除了中国,没有任何经济体是在发展的,有的甚至是一路下滑。不得不说的还有印度,这个庞大的国家几乎是悄无声息的从感染者排行榜的尾部,一举窜身到了第二名。需要高速发展的印度,除了人口,仍然需要资源。如果说印度的铁矿还可以勉强国内供给,那么煤炭就只能靠进口了。之前提过的南非煤的大多部分全都是出口印度的,其他的一部分多半是由澳大利亚和印尼分摊。也因此,未来动力煤战场的高度集中化,加上各国对于环保政策重视,投资动力煤会是一个高风险高回报的选择。

“如今的全球煤炭行业就像是在进行一场市场需求的‘抢椅子’游戏——每次音乐一停,煤炭市场就又小了一块。”
——碳追踪计划研究主管詹姆斯·利顿(James Leaton)

3月份,全球大宗商品交易巨头嘉能的南非煤炭业务收益欠佳,将不再扩张南非煤炭业务。继英美资源、South32后,嘉能可成为第三家宣布即将退出南非煤炭市场的跨国矿企。进入8月,全球最大矿石公司必和必拓表示,将在两年内出售位于澳大利亚和哥伦比亚的矿山,退出动力煤开采业务。与此同时,必和必拓还将剥离一些炼焦煤矿并减少公司在石油天然气业务中的股权。仔细分析,这并非没有原因。欧美的清洁能源政策,让西方市场中新燃煤电厂的建设受阻,并受到了极严格的限制。全球最大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的中国从2016年就开始实施煤炭限额的五年计划。另一方面,印度不但因为疫情,还有国内复杂的外汇体制的局限性,还没有看到可以替代中国的迹象。由此,很多的巨头也不得不改变原有的供需商业模式而抛弃动力煤业务。例如上述提到的两个巨头,嘉能可在退出煤炭业务的同时,加大了对铜、钴、镍等金属的投资,以进一步扩大其在电动汽车市场份额。必和必拓将寻求通过分拆或贸易出售的方式来退出热能和炼焦煤资产,同时保留其在优质炼焦煤矿中的股份。必和必拓将寻求增加对制造绿色能源技术投资,这些商品主要是铜和镍。

事实上,对于中国企业,这可能是又一次类似于力拓矿山的收购案?标普全球普氏指出,矿业公司英美资源、South32已相继宣布退出南非市场,或正在抛售南非煤炭资产,嘉能可的退出意味着南非已失去了三大主要煤矿开发商。作为南非本土仅剩的两家煤矿商,Seriti和Exxaro的未来也未必轻松。主要受制于全球投资机构面临的融资难题。另一方面,南非煤炭的买家还包括巴基斯坦、韩国、越南等。而正是在中国主导的一带一路项目下,起步会增加很多燃煤电厂,已解决当地电力问题,这似乎又是一个供需平衡的需求。

放眼望去,未来的20年中,全球值得依赖的还只能是中国,虽然印度和其他亚洲国家一样,正在重新审视煤炭的地位,但是中国企业无论是在扮演买家或是在未来成为卖家,都是具有绝对竞争力的。新能源的出现虽是挑战,但关于煤炭使用技术的创新还不至于让全球都摒弃煤炭。归根结底,投资动力煤还是看技术革新,就像铁矿石一样,真正缺的是一个革命性的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