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原料贸易-铁矿石价格突破口?

大宗原料贸易-铁矿石价格突破口?

标签:大宗贸易 钢铁 原料 煤炭 石油


IMG_2784.JPG-45.5kB

又是一年一度的进博会,今年有幸又能看一圈。因为疫情和种种的限制,今年人就特别少,有新的企业进来也有老的企业。相比过去,装修风格没有了那么浮夸。当然,大宗方面,除了一些粮食的巨头,也没有再看见其他相关企业,例如去年提到的淡水河谷似乎也未见到。另外一面让人看到的是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再宣传环保,从产品包装到产品的制作工艺或是原料,都在宣传环保。不由的联想这已经成为了一个卖点,同时,环保又是一个新的发展方向,预计在未来的几年或者更长时间,几乎各行各业都会在环保方面进行技术投入。那我我们来看一下钢铁行业的情况。

IMG_2783.JPG-80.8kB

首先,今年的缺电是因为电煤的短缺,反过来说,燃烧煤炭的污染就减少了。虽然价格很高,但是缺货也没法很快的解决。于是新的环保能源就得到了巨大的扶植,例如风能和太阳能。这一效果传递到钢铁厂,体现在更多的倾向于短流程的制作。也就是之前提过从钢坯阶段到成材的过程。这一过程,电炉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假设电炉的用电来自于清洁能源,那么可以说钢厂能减少一大半的能耗和排放。反应到贸易市场上就是中国从一个出口钢坯的国家突然变成了再全世界寻找钢坯的国家。与此同时,这一做法也带动了废钢市场。这也就一方面解释了,这几个月铁矿石溃败式下跌的原因。粗暴的讲,大家减少铁矿石用量。个人认为,房地产行业的不景气是钢铁行业环保要求的一个必然结果,而不是导致铁矿石价格下跌的起因。

iron-ore-price-nov-11.jpeg-21.2kB

炼钢主要需要铁矿石和煤炭,那为什么偏偏铁矿石跌这么多,而煤炭不呢?于是第二个讨论就是煤炭是否能再钢铁行业里被替换?答案是积极的。

淡水河谷已与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宝武”)签署谅解备忘录,根据这份谅解备忘录,双方同意寻求机会开发专注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炼钢方案。该谅解备忘录涉及生物炭的制备及其在高炉内的使用技术,从而用基于生物质的碳中和能源取代化石能源。

这一技术突破肯定没有那么快。可以大胆假设,未来煤炭和铁矿石或许都会被迫维持在一个合理多价格区间。截至11月5日,全国钢厂163座高炉的产能利用率为62.39%,低于一周前的66.17%。大连商品交易所交易量最大的1月铁矿石合约收盘下跌4.6%,至每吨536.50元(83.85美元),盘中稍早触及518.50元,为2020年11月9日以来最低。目前港口库存仍有1.5亿吨,预计今年的冬季补货的操作不会很多。所以目前多价格仍然有大概率下跌的可能。但是因为通胀等等其他多方面因素,成材价格下跌有限,反而有利于钢厂保护利润率。

iron-ore-soars-past-80-a-tonne.jpg-53.2kB

最后要说的是长远看,原料端价格会下降,但是期间会有巨大波动,毕竟VALE给出的时间表是2035年。其他企业状态未知。所以还是需要在短期内控制风险,毕竟大宗贸易更多需要的还是一些耐心和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