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这个国家-戴头巾是什么起源?

伊朗这个国家-戴头巾是什么起源?

标签:随记 伊朗


scarf.jpg-58.8kB

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自上任以来,推动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包括废除强制女性佩戴头巾的规定。他曾在2024年10月宣布,伊朗女性不再被强制佩戴头巾,同时解除网络限制,这一决定被视为伊朗女性权益的重要进步。穆斯林女性佩戴头巾的起源植根于《古兰经》的宗教教导、先知的实践以及前伊斯兰时期的文化传统。我们借助AI也找到了一些为什么穆斯林女性戴头巾的起源。或许对于当下社会,这是最有希望实现的一项改变。

1. 《古兰经》的宗教依据

穆斯林女性佩戴头巾的最直接依据来自《古兰经》中的经文,主要涉及对女性衣着和行为的规范:

  • 《古兰经》24:31:
    “你对信女们说,叫她们降低视线,遮蔽下身,莫露出首饰,除非自然露出的。叫她们用面纱遮住胸膛,除非对她们的父亲、丈夫、兄弟、侄子等近亲……”

    • 这里提到的“面纱”(خِمَار,khimar)被解释为要求女性遮盖头发、颈部和胸部。
  • 《古兰经》33:59:
    “先知啊!你应当对你的妻子、女儿和信士们的妇女说:‘她们应当用外衣蒙住自己的身体,这样最容易使人认识她们,而不受侵犯。’”

    • 这段经文强调女性通过衣着保护自己并表明穆斯林身份。

虽然《古兰经》未明确要求必须佩戴头巾或覆盖全身,但传统伊斯兰学者普遍认为这些经文奠定了女性“遮蔽”(حجاب,hijab)的宗教义务,包括遮盖头发和身体曲线。

2. 先知穆罕默德时代的实践

  • 在7世纪的阿拉伯半岛,伊斯兰教兴起前,阿拉伯社会的部分部落已有女性遮盖头发的传统,但形式较为松散。伊斯兰教通过《古兰经》和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圣训)将这一习俗规范化。

  • 圣训中的指导:
    据记载,先知的妻子们在公共场合会以长袍和头巾遮盖身体,成为穆斯林女性效仿的榜样。例如,先知的妻子阿伊莎(Aisha)曾提到女性应“遮盖除脸和手之外的身体”。

3. 前伊斯兰时期的波斯文化

  • 波斯传统中的头巾:
    在伊斯兰教传入前,波斯帝国(如萨珊王朝)已有女性佩戴头巾或面纱的传统。头巾在当时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贵族女性通过佩戴头巾与普通女性区分开来。

  • 文化延续:
    伊斯兰教传入后,波斯文化中的头巾习俗与伊斯兰教的宗教规范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伊朗式头巾文化。

4. 巴列维王朝时期的头巾政策

  • 礼萨·汗的现代化改革:
    20世纪初,巴列维王朝的创始人礼萨·汗(Reza Shah)推行西化改革,于1936年颁布《卡沙夫法》(Kashf-e Hijab),禁止女性在公共场合佩戴头巾。这一政策旨在推动现代化和世俗化,但遭到宗教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

  • 头巾的政治化:
    巴列维王朝时期,头巾成为宗教保守派与世俗政权斗争的象征。许多女性被迫摘下头巾,而另一些女性则秘密坚持佩戴。

5. 伊斯兰革命后的强制头巾政策

  • 1979年伊斯兰革命:
    伊朗伊斯兰革命后,以霍梅尼为首的宗教领袖掌权,推行严格的伊斯兰化政策。1983年,伊朗政府通过法律,强制所有女性在公共场合佩戴头巾(希贾布)。

  • 头巾的法律化:
    根据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法律,女性必须遮盖头发和身体曲线,违者可能面临罚款、监禁或其他惩罚。这一政策被视为伊斯兰革命后政权巩固宗教权威的重要举措。

时间已经到了2025年2月,强制佩戴头巾的规定尚未完全废除。社会对头巾问题的争议仍在持续,未来政策的走向将取决于改革派与保守派之间的博弈。这一话题其实一直存在于伊朗社会,据说2025年伊朗总统会对于强制佩戴头巾这一政策改革《贞洁和头巾法案》法案,但是目前到经济压力让很多人都看不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