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帝制
标签: 读书

这本书是几年前特殊时期下载的,那个时候人总会有种错觉,会有大把大把的时间用来阅读,可实际情况是即便没有工作,但是时间依旧忙碌,也就导致了这本书一直放在电子书库里。放到当下,还听说这本书成了敏感图书,不管如何,还是需要给自己立一个flag,耐心的把这本书看完。尽管多用了一些时间,但确实值得。
首先,这本书所写的时期,其实是我们最模糊的一段时期,这段时期可能是整个民族最低潮的时候,也是最想逃避的时刻。但历史依然写成,所以唯有面对和吸取教训,也别无他法。书里面有些内容是第一次接触,会对自己之前对认知感到冲突。比如说对辛亥革命的去魅,简单的说辛亥革命是一个大势所趋,包括了统治阶级的内部,而不是小部分人起义的成功。这一点来说,辛亥革命的意义就显得弱了很多。
再比如描述国民政府,引用网上曾经有人讨论“辛亥革命后,中国什么时候版图最大?答案既不是今天,也不是我上面所述的抗战胜利时,而是北京政府时期的1919年:那年民国将领徐树铮曾经乘沙俄崩溃,出兵收复外蒙古,分兵直抵唐努乌梁海。接着,民国陆海军出兵俄国远东,中国军舰曾进驻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伯力(哈巴罗夫斯克)乃至庙街(尼古拉耶夫斯克)。1947年,民国政府内政部公布《南海诸岛位置图》,图中画出了“11段线”,作为中国南海海域疆界,这就是今天我们坚持的南海主权“九段线”的来源。而中国的海军陆战队一直驻守西沙,直到1950年8月海南岛易手三个月后,西沙国民党守军“起义”归顺新中国。此后很长一段时间,西沙却悄悄撤守,又回到了“地图开疆”状态,被南越趁虚占据,直到1974年,新中国才又通过“西沙之战”,再次收复了西沙各岛。
最后还有一点是作为当下的五常之一,中国的名称还是用“中华民国”,这也沿用到今天China这个英文,而不是用PRC这样共和国的名字。
因此,也需要承认民国政府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站对队”的重要性,当然不是轻视国人自身的努力。拿抗日战争来说吧,中国军民的浴血奋战,就是“站队”能起作用的前提。尽管中国军队的战绩并不理想,这场战争也不是仅靠我们自己打赢的,但正是由于国人的屡败屡战,坚持到底,绝不投降,才赢得了世界的尊敬,使反法西斯阵营的胜利成为中国的胜利,得到了“站队”的果实。如果中国政府像汪伪鼓吹的那样投靠了日本,站错了队,也就谈不上什么果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