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答案

投资答案

标签:读书


image.png-239.9kB

疫情之下,常规收入变得太不稳定。原本依赖服务的行业突然之间或多或少都遇到了现金流问题。于是投资的话题又被重提。重新翻阅一下之前的书,也留点感受。这本书虽然说是作者临终前的遗作,但是觉得对中国的社会没有特别的实用感。倒是里面有很简单的道理是值得读一读。特别是在寻找新的投资收入的时候,更多的是一些心理上的支持。例如,在疫情影响下的全球衰退,是否也是一次“抄底”的机会?毕竟,所有的风险评估的结果的都是不确定的。因为没有人能准确的预测未来。因此,除去投资/投机带来的收益,肯定还有必要增加一些常规的收入以面对未知的风险。

中国理财经理是不是专业人士?
这个很难说,碰到过很多银行的理财经理,多半也只能是说出一些皮毛的投资建议。但是对于为什么要客户投,却显得难以启齿。其实,理财顾问无非就是从你的理财账户里获得另一部分的报酬。比如说稍含一些风险的基金或者股票,理财经理根本不会失去因为你亏损带来的收益。在这种前提下,当独立的理财顾问往往会把你的利益置于自身利益之前。你就可以认真考虑他的建议。不可否认,理财顾问还应该对投资的配置做更详细的分析。决定投资之前多做功课就是一种对资产负责的行为。

有没有“免费的午餐”?
没有,如果你被推荐一项投资回报高而风险低的投资,那么90%以上这会是一个骗局。例如保险的电话营销,一直夸大的宣传和一些收益和保障。感觉上这是一个私密的一对一的机会,但是背后无数个同样的故事正在发生。无非就是风险会被分摊,但是事实上,如果推销者本人,其他的结果都是未知。书中提到了一个指导性的原则,投资现金的等价物是十分安全,且易于存取。比如银行定期存款,货币基金,国库券等等。这只取决于投资人想要多长时间之后取出这些资金。

你投资跑赢市场了吗?
绝大多数的人并没有,利润往往被高额的管理费和换手费拖垮。当然,要是再加上一笔客观的纳税,假设决定长期投资的你在投资两年后发现购买的基金只有20%不到的收益,这一定就比5%的货币基金更赚吗?抛去风险不谈,时间的成本是不是也在无形的降低了你的收益?

中国有没有对冲基金?
因为中国的股票规则限制,可以说对冲基金还没有用武之地。当然,在其他市场,比如大宗商品,中国可用的对冲工具正在逐步发展。不管是短期还是长期,这种减少风险的工具是十分必要的。这将会是一个投资组合,特别是在考虑了流动性和政策性的因素之后,这种投资将抵消很多大宗商品贸易的潜在风险,当然这也可能会抵消一部分的收益。

不要相信专家预测!!世界上存在两类预测者,一类是不懂的人,另一类是不懂装懂的人。衣着光鲜的经纪人和活跃的基金经理,以及财经媒体,他们都是在为自己谋利。只有坚持自己的投资纪律,才能获得更长时间的投资回报。

相关推荐:中国有没有对冲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