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尔妖:基因简史

孟德尔妖:基因简史

标签:读书


gene.png-312.1kB

这是一本关于基因的书,一开始总以为生命就是基因的复制,我们生物课上学习的DNA就是复制得来的。读完这本书有几个想不到的误解。例如,生物演化并不存在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方向。相反,地球生命史的大部分时间都只有简单生物,生物演化可以从简单到复杂,也可以从复杂到简单。可以理解为是一个双向的过程,甚至生命本身就是无方向的发展,所谓正确的方向,大概就是自然选择的方向。又例如误解的是基因复制很不靠谱,经常出错。不是简简单单如同电脑程序一般的复制和粘贴。就像小时候玩的传话游戏,当游戏结束时,整句话的意思因为这期间的一些细微错误完全被改变。这就意味着如果这个传话链越长,那么出现改变的概率就越大。于是乎,每一个小小的改变就成为了新的开始,由于旧的基因已经完成了使命,那么新的改变就在不断进行。生物非常聪明的拥有了一整套防备基因出错的本领。比如,细胞会检查和修复损坏的基因,也会在基因复制的时候进行校对。第三点,有性生殖原来是复杂生物为了对付基因错误,使出了本领。两性各自拿出一部分的基因,再组合好基因。这些都是这本书所要让人了解的。如果你对生命的话题充满热爱,这本书值得推荐,并且是一本在生物课之外的兴趣爱好书。

在科学告诉发展的今天,基因似乎已经不再神秘,伴随而来的反倒是对简单细胞的未知和人类修改基因道德伦理上的束缚。例如细菌的繁殖,为什么细菌的复制错误率会远远小于其他细胞?人类在和细菌斗争的几百年里,细菌仍然顽强的活了下来,尽管人类已经拥有了太多疫苗,但是仍然有很多细菌在对我们生活造成麻烦。今年的新冠疫情正是如此。人类作为多种细胞,病毒,细菌的载体。生物越是复杂,就会出现越多的复杂情况。复制错误已经很头疼了,但是人类不但具备复杂的纠错技术,还拥有了解读基因,修改基因的能力。如此一来,伦理问题就会变得复杂无比和难以想象。比如,父母有没有权利去修改下一代的基因,如果被修改了,是不是就意味着他仍旧是属于父母的,而不是独立的个体本身。再比如,一个黑人要将自己修改成白人的基因,这是不是属于自我能够选择的范畴。再者说,人们都追求公平,从基因上分析,好的基因和有缺陷的基因本身就是不公平的。两性繁殖把好的基因留给下一代的同时,势必也会导致较差的基因的流出,甚至产生复制错误。有好的个体产生的同时,差的个体也会存活下来。似乎从基因开始就不会有生来公平的概念。这又从何去谈输在起跑线上的话题呢?

关于这本书的参考解读可点击以下链接:
http://gestyy.com/erjbpr

孟德尔(Gregor Johann Mendel,1822年7月20日-1884年1月6日)
是遗传学的奠基人,被称为“现代遗传学之父(father of modern genetics)”,于1865年发现遗传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