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觉醒
标签: 读书

读到这本的时候觉得有点鸡汤,但是慢慢的读完以后反倒是觉得这是一本很有用的书。尤其适合那些寻求个人成长和自我提升的读者。它提供了深刻的见解和实用的方法论,帮助读者更清晰地认识自己,并在生活中取得更大的成就。就像前几天TikTok的风波,大量的创作者都进入了小红书的平台。可是小红书是可以真正解决矛盾点的app吗?答案都可能是TikTok这样的博弈。也正是因此,《认知觉醒》这本书就值得一读。分享以下两个观点。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避难趋易和急于求成已成为普遍存在的心理倾向。人们往往只愿意选择简单、舒适的事情去做,而不愿面对真正的挑战。这种避难趋易的心态,使得许多人在核心区域周边徘徊,逃避那些需要深入思考和持续努力的问题。长此以往,个人成长受限,社会创新亦难以突破瓶颈。与此同时,急于求成的心态使人们对“快速见效”产生过度依赖。一旦某件事情无法立即看到回报,就容易失去耐心甚至半途而废。例如,许多人在学习新技能时,希望短时间内就能掌握精髓,而不愿意投入时间进行系统积累。一旦遇到困难,就会迅速放弃,转而寻找看似更容易获得回报的事情。然而,真正有价值的成果往往需要长期坚持和积累,而非一蹴而就。避免避难趋易和急于求成,需要培养长期主义思维,勇敢面对挑战,并保持耐心和恒心。只有真正踏出舒适区,并在持之以恒的努力中积累经验和能力,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获得真正的成长和成功。
现代社会信息纷繁复杂,人们常常陷入同时关注多件事的状态。然而,真正高效的学习模式并非同时处理多个任务,而是在做A时全身心投入A,在做B时彻底关注B,使两者之间保持清晰的界限。这种高度专注的模式,能让意识深入运作,同时激发潜意识的作用,从而真正提升能力。如果在学习一门新技能时,思绪却被其他事务占据,或在工作时又分心考虑学习计划,那么大脑便难以达到真正的深度思考状态。这种边界不清的习惯,不仅降低了学习效率,还削弱了长期记忆的建立,让人陷入浅尝辄止的困境。更重要的是,潜意识需要明确的输入才能有效运作,而频繁的任务切换会让潜意识无法顺利开启,进而影响创造力和深度理解的形成。培养清晰的边界感,需要有意识地控制注意力,给予每项任务足够的专注时间,并减少无效的思维切换。只有当专注成为一种习惯,深度学习与思考才能得以实现,从而推动个人能力的真正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