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图书馆里的思想
标签:读书

图书馆已经是每个学校,甚至是每个城市的一个标志。很多时候,一个思想的起源,往往是在图书馆发源的,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也是从校园的图书馆开始。图书馆的形成往往在于人们需要把指数传递下去,因此我们的四大发明里面,有一半是和书有关的,那就是造纸术和印刷术。并且在这以后全世界都无一例外的采用了同样的方法去保存和记录知识。生活在乡下,最令人满意的就是身边有个小图书馆,经常能找到一些新鲜感,也就造成了我还能够在疫情期间借到图书。不过电子书又会是另外一种感受,总之,翻页的感觉还是缺少一些读书的味道。
去到一个城市,往往会选择去大学、博物馆或者图书馆。这些地方有时候不让人随便进,但是哪怕是站在门口,你都会感受到知识的力量。国内比较欣赏的图书馆是北京的国家图书馆。当然更多的是学校的图书馆,例如北大和清华,楼虽然旧一些,只是没法进去领略一下。
不过当去到国外的城市,也会不由自主的去看看图书馆。印象较深的是爱丁堡的苏格兰图书馆。整个城市拥有古老的建筑群,这让图书馆也没显得多么与众不同,相比之下,馆内的一些雕塑倒是让人觉得这个图书馆拥有巨大的力量。同一个城市,还有幸去到著名的爱丁堡大学,虽然不能进去参观,看见学生们忙碌的身影,也想到了自己的大学时代。顺便插一句,国家英雄钟南山医生就是这个学校的杰出校友。
图书馆的样子从侧面反应了这个城市的样貌,也反应了市民们的求知水平。现如今读书已然不是一种富人特权,越来越多的人也会走进图书馆。那么学习就可能会伴随终身,要知道有些行业的发展已经快过大学毕业的速度,利用好图书馆,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