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口诀
标签: 读书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中最为人熟知的概念之一。它强调知识和行动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真正的知识必须通过实践来验证和体现。这一观点给我很大启发: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知道很多道理,却难以付诸实践。王阳明告诉我们,真正的知识不是停留在口头上的空谈,而是要融入行动,变成生命的一部分。所谓你的认知决定了你的收入。这是一本简短而富有意义的书,更适合的是寻找内心真理的奇妙感觉。
立志难,且志向更容易坠失。原因有三:第一,很多人所立之志都是做大官、发大财,这根本不是王阳明所谓的立志,等于没志;第二,被不好的习气沾染后很难有勇气冲出;第三,因循、松懈,散漫度日,使志向成了摆设。
志向确立后要做的事有两件:一是行动,不停地行动;二是不要总想着志向的实现,只要努力在万事上存天理,只求耕耘,不问收获,就是立志。耕耘了,必有收获。所以立志就是:但行好事,不问前程。因为前程就藏在你不停地行好事中。
孔子主张克制自己,认为人要拥有自我管理的能力;孟子则认为,事情如果没有做好,就应该回到自身来找问题。无论是孔子还是孟子,主张的都是,人应该在自己身上下功夫。人生如果真有处世法则,那么这个法则就是:克己和反身。即一切问题都在心上格,在心上寻找答案。
人生之路就是这样,你不走就不知道路是什么样。走起来后,才发现路的百折千回,山重水复,不知道往何处走时,便真诚地向别人询问。问别人,既是知也是行。走起来既是行也是知。做任何事都离不开知行,所以知行必然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