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这个国家-霍拉姆夏

伊朗这个国家-霍拉姆夏

标签:随记 伊朗


Khorramshar_001.JPG-92.4kB

前面说到了阿巴丹这个城市,所以也不得不说一下接壤的霍拉姆夏(Khorramshahr)。这个城市又被翻译为霍拉姆沙赫尔,是伊朗的一个港口城市,不要小看这个港口,之前可是石油工业重要的码头,而且在两伊战争时期,这个城市是承受炮火最多的地方。通过霍拉姆夏的口岸,就直接可以去到了伊拉克。在当下,活跃的两伊边境贸易也在这个小城市活跃的发展。顺着伊朗阿尔万达(Arvand)河,就直接通往伊拉克,再往前走就是我们熟知的两河流域。所以这一篇文章,就说一下这个城市。

Khorramshar_018.JPG-111.8kB

两伊战争对这座城市伤害很大,可以说到处都是残缺的建筑,而且加上风沙的侵蚀,有些也成为了一些经典。往伊拉克方向过去,就可以看到这些情景。废弃的坦克,飞机等等都被陷在沙漠里。再边境的不远处,伊朗人就建造了一个两伊战争纪念馆。不远处是一个长途汽车站,每年3月过年,很多的烈士家属都会来到这里,所以汽车站近一些也是应该的。这个地方实在太热,夏季长、酷热、干旱和晴天,冬季凉爽、干燥和大部分晴天。在一年中,气温通常在7°C到46°C之间变化,极少低于3°C或高于49°C。也就奇怪了,这种条件下的战争对人和武器都是极致的考验。也难怪能打8年,估计都是乘着天不热的时候开枪吧。

Khorramshar_022.JPG-38.4kB

不远处就是两伊边境了,就是上图的地方,完全就是很简易的小土坡。可以想象非常容易就可以再两国之间走来走去。当地人也都说阿拉伯语,完全分不出谁是伊朗人,谁是伊拉克人。更厉害的是边境贸易也比较活跃,朋友在伊朗这边养鱼,很大一部分生意还是卖给伊拉克那边。

Image045.jpg-11.6kB

上图就是朋友家的鱼塘。有一次很不幸,因为一个拌嘴,朋友的弟弟竟然被人用枪打死了。顿时让人觉得很伤心。伊朗并不是能够持枪的国家,但是这个边境有些人有自制的枪,政府也不管。我也是参加了一场穆斯林的葬礼。有机会就再说一下。以霍拉姆夏也是一个悲情的城市,战争的遗骸,加上炎热的天气,这里的常住人口也是越来越少,但是这个城市在伊朗人民心中的分量还是举足轻重的。